学会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 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在成都成立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会会员单位,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和筹备,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于2021年9月25日在成都召开了成立大会。学会张大鸣会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学会黄华先常务副会长主持了成立大会,学会张宇副会长、秘书长抽出时间到会与全体参会委员见面。 会议开始时,学会胥国勋副秘书长作了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组建背景与考量的说明,学会黄华先常务副会长宣布了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首届组成人员名单,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刘 江作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筹备情况及其工作方案的说明。 学会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首届组成人员采用邀请方式,由学会邀请部分会员单位的相关领导、专家作为工作委员会委员。经过充分酝酿协商,形成了工作委员会的基本组织架构。主任委员由简阳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邓治林担任;其余委员共有10人,分别是:甘孜州藏医院党委书记黄 祥、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张 辉、巴中市通江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冯育光、广元市青川县中医医院院长谭清杰、达州市达川区中医医院院长代春江、成都骨科医院院长周奉皋、大邑望县中医医院院长邹开华、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学会会长刘 江、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社区医院院长张 智、四川天府新区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彭灵超。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由刘 江委员兼任,另配有兼职工作秘书3人,分别是: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科教信息科科长邹婷婷、简阳市中医医院医务部部长朱 勇、简阳市中医医院办公室主任刘小双。工作委员会的以上组成人员将在会后按照程序报学会核准并颁发聘书。
学会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邓治林同志作了表态性发言,他首先感谢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领导和各位委员的信任。学会组建这样一个专项职能的工作委员会,不仅符合学会的宗旨和基层医疗机构的需要,更是学会工作的一种创新性实践。表示一定要密切团结各位委员,在学会的领导下,围绕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健康理念,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活动,把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有关工作落实、落地,做出成绩。 学会综合服务部王守相同志就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有关问题作了专题发言。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还向会议送展了以中药材为原料制作的部分书、画类文创产品,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就工作方案讨论稿和工作委员会的近期工作展开了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组建学会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很有必要,符合学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符合广大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实需要,体现了学会深入开展多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宗旨,是贯彻“健康中国战略”的有益实践,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强省建设的具体行动。表示要在学会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发挥工作委员会的职能,真心为我省基层医疗机构多做实事,多办好事,把现代健康服务的理念扎根到基层,宣传到群众。大家还对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最后,学会张大鸣会长发表了讲话,他首先感谢各位委员的积极参与,热情受邀加入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向工作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对参与策划筹备的各位同志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是学会成立的第一个具有明确专项职能的工作委员会,虽然人数不多,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有区市县三级中医医院的领导,也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既有成都周边区市县中医医院的领导;也有老少边地区的中医医院领导;既有民族地区医院的领导,也有专科医院的领导。希望工作委员会的各位委员和专家,充分发挥你们多年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凝心聚力,勇于奉献,针对我省基层医疗机构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出主意,想办法,理思路,拿方案,认真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能力提升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在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中,要发挥纽带作用,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协调机制;要传播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理念,促进各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要发挥好健康教育咨询作用,把中医药健康理念、健康思维、健康方法传播惠及到人民群众;要采取灵活方式和途径,结合会员单位需求和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调组织抓好学会活动,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形式及内容,增强学会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工作委员会的活力。 (学会秘书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