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
Sichuan Provincial Health & Service Association of TCM.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会长扩大会议在成都召开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会长扩大会议在成都召开

为学习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会”精神,落实《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助力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建设,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根据学会年度工作计划,为更好地组织开展学会的相关工作和活动,于2021年6月25日在成都召开了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会长扩大会议。

出席会议的有会级领导、部分常务理事、理事、秘书长、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及学会部门负责人等共50人。受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张 宇委托,会议由李 霞副会长主持。张大鸣会长报告了学会自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和今后工作思路。

   

对于学会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张大鸣会长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

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学会于2018年12月14日在成都金牛宾馆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暨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在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秘书长等。成立大会后,按照四川省民政厅有关社会团体组织管理的政策规定,学会秘书处随即组织力量,收集、整理、补充、完善申报登记必备的文件与材料依规办理申报登记工作。尤其是对副处级及以上职务干部兼任学会理事以上职务,必须由直接管理该干部的组织部门出具书面批准学会秘书处为此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精力时间在省民政厅主管工作人员多次耐心细致的指导下,经过会员单位和各位会员的配合协助支持,特别是有关组织人事部门的支持,学会依法登记必备文件材料符合登记条件,2019年7月省民政厅正式核准并颁发了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法人证书》。

办理各种证照手续。在取得《法人证书》后,根据公安、税务、银行、财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跟进办理公安备案、学会印章制作、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省财政厅票据中心票据申报等工作,2019年9月基本完成了上述各项工作,取得有关资格或证照启用学会印章,同时印发了《学会印章启用函》、《学会任职的函》等三个文件,表示学会基本具备开展工作条件。

为有利于学会工作的展开,2019年12月上旬,学会函致各团体会员单位及各位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征求对学会工作和活动的建议和意见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和信息反馈,收到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实施学会内部建设。根据学会工作需要,学会秘书处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抓紧进行学会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的拟制,学会网站及公众号的备案登记与网站版面设计制作等,学会专属LOGO与标牌的设计制作以及文书用品制,初步建立了团体会员单位、理事、常务理事等的工作信息渠道,并于2019年11月对外挂牌办公。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学会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鼓励全体会员单位积极投身抗疫斗争第一线,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在学会网站的“会员信息”栏目,展示了19个团体会员单位报送的抗疫斗争事迹材料。学会还号召和鼓励各会员单位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工作,立足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扶贫措施落地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重视学会组织发展工作。根据学会章程和工作布局,积极而严格的发展新会员依法合规设立分支机构,已有了良好的开端。2020年9月25日学会健康教育分会在成都成立。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学校(四川省针灸学校)等单位牵头发起组建的学会中医康复保健产教融合分会,2021年3月26日在成都成立。由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等单位牵头发起的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2021年5月21日在四川泸州成立。

建立相关网络工作平台。根据学会工作需要,按照政府部门有关监管规定,逐步建立和联通关网络工作平台。在完成申请和各种手续后,分别建立开通了学会与省财政厅票据中心网络应用系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申报网络应用系统、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申报网络应用系统、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申报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网络申报应用系统、国家民政部社会团体组织年检网络申报应用系统等。

积极开展学会活动。依照学会章程及其能力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学会活动或参与有关活动。先后参与了2019年中国四川中医药博览会及其中医药健康服务论坛的有关组织工作;与会员单位合作,共同举办《中医健康社区讲堂》活动;支持会员单位开展省内有关康养基地和旅游目的地示范基地的建设;协助会员单位组织《中医舌诊软件应用系统》及健康管家平台专家研讨会;与成都正象集团公司在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展开密切合作,计划组织开展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巡讲活动;协助会员单位依法开展中医药基础知识网络科普教育等。此外,还为团体会员单位举办国家或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提供申报平台和咨询服务。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医药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推动策划中医药文化项目,与四川教育电视台、传媒公司合作,组织筹划拍摄制作中医药文化科学普及教育片,共同打造《健康100分》(暂定名)电视栏目。

学会已启动推进的几项主要工作。一是计划组建学会学术技术委员会及其人才库,组织草拟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入库人才遴选办法等基础文件。二是依据国家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发的有关国家标准和政府规范,起草拟制了《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康养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初稿)。目的是鼓励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中医药康养服务的会员单位,按照国家三级以上养老院标准,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养示范基地,全省康养(养老、疗养)机构建设发挥示范指导作用。三是加强学会网站的管理与建设。学会网站已于2020年9月通过了公安部门和工信部门的有关备案审核工作,获得了备案许可,目前学会网站和公众号已经正式上线运行。同时学会网站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网站日常管理和网材料审核把关,杜绝一切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四是从2020年起,已建立了与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网络平台,开始为会员单位(主要是非公有制单位)申省学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推荐报名工作服务   

         

对于学会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和活动思路,张大鸣会长提出了以下意见和要求:    一、学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学会要坚持贯彻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方针政策,全面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强省战略的相关工作;准确把握四川中医药发展的独特优势,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瞄准补齐发展短板,构建独立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形成中西医并重发展的良好态势。激发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潜能、履行行业服务、自律和协调功能;维护和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整体创新发展。发挥学会与政府部门、医院、企业、科研单位、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整合资源,集聚中医药创新能力,合力推动我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持续发展。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认真完成上级布置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依据学会章程和业务范围,夯实基础,增强实力,加大组织宣传力度,动员引导全体会员积极投身中医药事业,立足本职,主动作为,热心学会活动,团结合作,共同开拓创新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二、宣传贯彻党和政府中医药工作方针政策。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实施意见,坚持事业和产业及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建设发展方向,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促进健康四川建设工作我国医疗卫生工作是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中心的事业。健康服务业以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业态,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学会在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文化建设中,要发挥纽带作用,搭建交流平台,建立协调机制;要传播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理念,促进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要发挥好健康教育咨询作用,把中医药健康理念、健康思维、健康方法传播惠及到人民群众;要采取灵活方式和途径,结合会员单位需求和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调组织抓好学会活动,不断创新和丰富活动形式及内容,增强学会活力。


继续抓好学会组织发展,完善组织管理。中医药健康服务内涵丰富,涉及领域广泛,与其他相关行业交叉融合切入点很多因此,依法合规建立学会各分支机构和专业栏目、平台,吸收行业人员以及热爱中医药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学会,不断壮大队伍。按照学会的规划和布局,拟建中医药健康服务管理、中医药慢病管理、中医心理学、中医药食疗等分支机构。要继续完善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和各分支机构的组织管理。

四、加强学会基础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

快组织建学会学术技术委员会制定实施细则,力争年内完成组建工作。二是继续完善学会网站内涵建设严把政策关、质量关、导向关,抓好网站各栏目内容及时更新和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学会网站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三是守正创新中医药,围绕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择时组织相关的专题巡讲、学术研讨、学术论坛、专家讲座、科普宣传、培训教育、课题研究、社区健康服务等各种活动。四是完成学会《康养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拟制、修订和专家会审,尽快成文,力争助推建设1至2个中医药康养示范基地。五是探讨创新学会组织、运作、管理、活动模式拟设立会长单位轮值制,充分发挥学会会员单位积极作用努力把学会办成对会员有用、真正的会员之家。

张大鸣会长最后强调,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作为四川中医药行业新的主要社会团体组织之一,有责任和义务助推新时代传承创新中医药事业。我们有信心在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发挥好学会的桥梁纽带、活动灵活、行业交叉、资源丰富、信息流畅、专业人员聚集等优势和作用,凝聚更多力量,为四川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发展添砖加瓦。

张大鸣会长向会议报告工作之后,常务副会长、常务副秘书长黄华先汇报学会组织发展和经费收支情况学会副秘书长胥国勋汇报组织筹备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和拟提交理事会研究通过有关议案的情况学会学术部负责人杨莉汇报学会学术技术委员会及其人才库组织筹备有关情况学会综合服务部负责人王守相汇报学会拟组织并展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巡讲活动的计划方案学会文化拓展中心负责人李鸥汇报中医药文化合作项目《健康100分》(暂定名)电视栏目策划及组织筹备情况;学会中医康复保健产教融合分会秘书长黄玲玲、教育分会会长伯均、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其舟分别汇报了各分支机构工作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与活动计划。

听取汇报后,出席会议的学会领导和代表分别发言,表达了感想,在肯定学会工作和开展活动的同时,对学会下一步的工作与活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来之不易,学会前期的工作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条件,成绩值得肯定。

二是各地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四川的大背景下,学会工作与活动如何服务于全民健康,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三是学会如何组织运作才能发挥好会员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做好上传下达、上下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在助力政府工作的同时,会员也能得到帮助、支持,事业得到发展,取得双赢目标。四是发挥好学会的资源优势和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特别是在中医药精准服务、专业人才流通、医-药-企联结、康养示范基地建设、道地药材种植研发应用、医养结合、专业技能人才精准培养、健康教育、产教融合、行业交叉、行业标准建设等方面大有可为。五是继续做好学会的组织管理和组织发展工作,健康有序建立分支机构。既要对现有会员和分支机构规范管理,在此基础上,又要有的放矢地发展建立具有本学会特色的分支机构。

   最后,张大鸣会长作了总结讲话。他强调指出,学会过去的工作,是在省中医药管理局、省民政厅的领导下,是全体会员共同努力完成的。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主旨,就是为中医药健康事业服务为会员服务为社会受众服务为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强省战略服务,为健康四川的建设服务。工作目标就是围绕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建设和发展,发挥好学会的优势,精准助力传承创新中医药。学会将吸收采纳会员好的建议,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对全省中医药工作的统一布局和安排,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找准工作和活动的切入点,做事不添乱,为全省中医药健康服务添彩。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
四川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学会
电话:86675953    邮箱:zyyjkfwxh001@163.com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永兴巷15号省政府综合办公区2号楼609室